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规定:202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1.17元/斤!河南发声:严查压级压价!@农民朋友!

学术之路 2023-12-27

来源:河南发布、河南日报、新华社等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今年,河南遭遇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部分地区小麦出现籽粒萌动、穗发芽、发霉等现象

为认真做好今年夏粮收购工作,6月2日,记者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目前,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正积极组织市场化收购,加强小麦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引导已签订代收代储协议的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各级政府储备轮换企业和其他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确保收购活动平稳有序。搭建购销对接平台,积极对接省内外大型用粮企业,实现产销合作稳定渠道。同时,加强小麦质量检测,及时组织开展新收获小麦的质量检测。

针对受阴雨天气影响受损的小麦,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明确受损小麦的认定和处置原则要求各地认真落实《河南省超标粮食处置管理办法》,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定点收购、专仓储存、定向销售、分类处置、全程监管的原则,妥善做好收购工作。对于符合食用标准的小麦积极组织产销对接,引导实行市场化收购;对于只能用作饲料和工业用粮的超标小麦,由当地政府分类做好收购,严防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最大限度维护种粮农民利益。
同时,我省做好随时启动政策性收购准备,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国家公布的202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1.17元/斤(三等质量标准),为确保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托底作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加强同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等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制定最低收购价工作方案,组织做好粮食收购资格备案,要求各地及时启动价格监测,提前确定收储库点,合理布设收购网点,确保条件一旦具备可立即启动,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同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夏粮收购执法监督,重点查处压级压价、打“白条”、违规收费和利用衡器作弊等违规行为维护好市场秩序。目前,全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为夏粮收购备仓440亿斤,准备收购器材2.6万台,检化验设备1万台,清理设备3600台,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先期准备收购资金500亿元,可以满足收购需要。

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将认真履职,畅通咨询交流及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加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力度,加强“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对参与收购的企业督导检查实现全覆盖,消除监管盲区,坚决维护好收购秩序。


为便于农民朋友咨询反映收购期间的各种问题,省、市、县三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均开设夏粮收购咨询投诉电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受理电话为:工作日政策咨询可拨打0371-65683100,投诉举报可拨打0371-65683691,其他时间可拨打0371-65683884对举报投诉的违法违规行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坚决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针对近期河南麦收期间遭遇的大范围连阴雨天气灾害,5月30日,河南省委农办、河南省财政厅和河南银保监局等多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小麦保险理赔工作,尽可能减少农户损失。

河南省委农办要求,农业农村、粮食、气象等部门要主动与财政部门和小麦保险承保机构对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小麦受灾区域、受灾程度等灾情信息,帮助承保机构获取小麦受灾信息,为加快承保机构查勘理赔、帮助农户减损创造条件。

河南银保监局要求,全省各农险承办机构要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做好灾情摸排,提高理赔效率。各农险承办机构要最大限度畅通报案、立案渠道,建立夏粮理赔绿色通道,优先处理夏粮理赔报案,充分运用无人机、遥感等科技手段,优化查勘定损方式,简化理赔流程,严禁拖延赔付、降额赔付和无正当理由拒绝赔付。
鉴于小麦普通保险和完全成本保险并存、赔付标准不尽相同,河南省委农办要求,各地密切关注小麦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在保障农民利益基础上,做好沟通解释工作,确保小麦保险理赔有序进行。同时,对小麦投保、查勘理赔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报告。

请将本信息转发给农民朋友,严查压级压价行为,最大限度维护种粮农民利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